English

从科索沃危机看北约的战略图谋

1999-03-3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我有话说

连日来,北约空中打击南联盟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大街小巷,许多人在问:北约究竟想干什么?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南京国际关系学院科研办主任陈盛德副教授、教研室主任朱听昌教授和美国问题专家周桂银博士。下面是记者与三位专家的谈话摘要。

记者:从3月24日开始,北约武装力量对南联盟进行了数轮空中打击,这是北约成立50年来第一次对一个主权国家采取的军事行动。北约究竟要达到何种军事目的呢?

陈盛德:科索沃危机源于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科索沃省的阿尔巴尼亚族的分裂倾向。在科索沃危机的整个演变过程中,美国始终支持阿族,压制南联盟特别是它的主体部分塞尔维亚,将危机升级的责任完全归咎于南联盟,采取的各种手段包括实施经济制裁、同马其顿举行联合军事演习、调动北约军事部队对南进行武力威胁等向南施压。美英法等西方国家草拟的朗布伊埃协议,包含了由北约维和部队来保证科索沃的自治地位的条款。这实际上是对南联盟主权和独立地位的侵犯。南联盟坚持反对,因而拒不签字,从而招致了北约的空中打击。从事态的演变看来,北约的意图不是为了维护人权和欧洲稳定,而是要使北约军事力量进入科索沃,由它来控制科索沃的局势,从而实现它在军事上主导巴尔干地区的目标。

记者:众所周知,美国对南联盟及其领导人米洛舍维奇同西方对抗的态度和做法极为不满。在波黑战争期间,美国支持波黑克族和穆族,打击南联盟及其塞尔维亚族。科索沃危机爆发后,美国故伎重演。美国对南联盟是否有别的政治图谋?

周桂银:确实如此。冷战结束后,南联盟是巴尔干地区唯一敢于对西方说“不”的国家。南联盟作为前南斯拉夫的合法继承者,在政治和外交上坚持原则,一是保持了南斯拉夫民主社会党(前身为南共盟)的执政党地位,二是继续同俄罗斯保持传统的密切的关系。在东欧其他国家纷纷要求加入北约的“竞赛”中,南联盟对北约东扩不予理睬。由此,美国视南联盟为北约东扩道路上的障碍。因此,不难看出,美国对南联盟实施空中打击,其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军事压力,制造南联盟的政治动乱,使南联盟发生“西化”,彻底排除北约东扩道路上的障碍。

记者:朱教授,您擅长国际安全问题研究,请问巴尔干地区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占据何种地位?

朱听昌:巴尔干地区是兵家必争之地。它连接欧洲和亚洲,向西可深入东欧和中欧,向东可进取另一战略枢纽中东。几个世纪以来,巴尔干地区汇集了多股势力,一是巴尔干各国和各族之间的争夺,二是各大国之间的角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力图进入该地区,但由于英国和苏联达成了划分巴尔干势力范围的百分比协定,美国未能达到目的。1947年,希腊危机发生后,美国势力进入。冷战时期,巴尔干地区除前南斯拉夫外,均为苏联势力范围。冷战结束后,美国乘东欧剧变和前南解体之机大举进入巴尔干。但诚如周博士所说,南联盟不仅没有倒向西方,而且敢于同西方作对。美国对此不能善罢干休,必欲除此障碍而后快,使巴尔干最终进入美国战略囊中。

记者:那么,美国处理科索沃危机的这种做法,会对21世纪的国际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周桂银:北约的行动绕开联合国以及西方不惜动用武力使南联盟在政治上屈服,是对一个主权国家的公然侵犯,违背了《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开创了国际关系中的一个危险的先例。它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21世纪的世界格局。第一,美国的做法仍未脱离冷战思维的窠臼,它力图通过武力和武力威胁达到政治和战略目标,从而不可避免地使新世纪的国际关系带有冷战遗迹。其次,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实施空中打击,说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并在危及着世界和平,这背离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可见,21世纪的世界不会太平无事。第三,美国在这次军事行动中显露出的称霸野心,与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背道而驰。因此,国际社会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努力,任重而道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